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录取过程采用综合评估(Holistic Review),分数只是其中一个维度,但标准化考试成绩和学术表现仍是重要门槛。以下是 2025 年申请季的最新要求及数据参考:
一、标准化考试要求(2025 年政策)
MIT 在 2025 年明确恢复了SAT/ACT 强制提交政策,所有本科申请者必须提供以下成绩:
SAT 或 ACT:
SAT 总分建议 1500+(数学部分 750+),ACT 总分建议 34+(数学 35+)。
MIT 接受 SAT 机考(Digital SAT)和纸质版,且采用超分政策(Superscore),即取各单次考试的最高单项分数组合。
SAT 科目考试(SAT Subject Tests):虽然 MIT 未明确要求,但申请理工科的学生建议提交数学 Level 2 和物理 / 化学成绩(750+)以增强竞争力。
语言成绩(国际学生):
TOEFL:总分建议 100+(口语 25+),接受家庭版考试。
IELTS:总分 7.5+(单项 7.0+)。
若英语为教学语言且使用满 5 年,可申请豁免,但需在文书中说明。
二、学术成绩要求
高中 GPA:
MIT 未设定绝对最低 GPA,但录取者通常拥有加权 GPA 3.9+(满分 4.0),且核心课程(数学、科学、英语)成绩稳定在 95 分以上(满分 100)。
强烈建议修读 AP、IB、A-Level 等高难度课程,并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如 AP 5 分、IB 7 分)。
课程挑战性:
MIT 尤其重视数学和科学基础,建议完成微积分、物理、化学等大学先修课程。
若学校未提供高阶课程,需通过自学或在线课程(如 MIT OpenCourseWare)证明学术能力。
三、录取数据与竞争情况
录取率:2025 年 MIT 本科录取率为3.96%,创历史新低,其中中国学生录取 27 人(早申 12 人,常规 15 人)。
分数分布:
SAT 中位数:1500-1590(数学 750-800)。
ACT 中位数:34-36。
中国学生 GPA 均分:3.75(加权),TOEFL 均分 100+。
四、综合评估核心因素
MIT 的录取不仅看分数,更关注申请者的学术热情、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科研与竞赛:
参与科研项目(如 ISEF、西门子竞赛)、发表论文或发明专利,能显著提升竞争力。
理工科申请者建议提交科研成果,如机器人竞赛、数学建模等。
课外活动:
领导力(如创办社团、组织公益活动)、艺术或体育特长、社区服务等均需体现深度和持续性。
MIT 强调 “用技术解决现实问题”,例如通过编程改善教育公平、设计环保装置等。
文书与推荐信:
文书需展现独特视角和个人成长,例如克服挑战、探索未知领域的经历。
推荐信应来自熟悉你的老师,突出学术潜力和性格特质。
五、关键时间节点与申请建议
申请截止:
早申(EA):11 月 1 日;常规申请(RD):1 月 6 日。
SAT/ACT 最晚考试日期:早申 11 月,常规 12 月。
备考策略:
标准化考试:优先提升数学和科学成绩,利用 Khan Academy 免费资源针对性训练。
学术背景:参与 MIT 暑期项目(如 RSI)或在线课程(如 edX),展现学术主动性。
语言能力:非英语母语者需提前 1-2 年准备 TOEFL/IELTS,重点突破口语和写作。
六、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Test-Optional 政策已取消:2025 年起,所有申请者必须提交 SAT/ACT,无需再纠结是否提交。
分数并非唯一标准:MIT 曾录取 SAT 未达 1500 但科研成果突出的学生,因此需平衡学术与实践。
国际学生竞争激烈:中国学生录取率低于 1%,需通过独特经历(如跨学科项目、国际竞赛)差异化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