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景物的成语数量丰富,涵盖了秋日的天空、草木、气候、色彩等多个维度,既展现了秋景的萧瑟与宁静,也体现了丰收的繁盛与绚烂。以下按 “自然景象”“植物状态”“气候特征”“丰收场景” 分类整理,结合释义与场景说明,帮助更精准地理解和使用:
一、描写秋日自然景象(天空、光影、氛围)
这类成语聚焦秋天独特的天空质感、光线特点与整体氛围,多传递开阔、清朗或静谧的感觉。
秋高气爽
释义:形容秋天天空晴朗明净,空气清新凉爽。
场景:常用来描述秋日的天气,如 “周末秋高气爽,适合去郊外登山”。
天高云淡
释义:天空高远,云彩淡薄,凸显秋日天空的辽阔与通透。
场景:搭配秋日远景,如 “站在山顶眺望,天高云淡,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秋风萧瑟
释义:秋风刮起,草木凋零,营造出略带苍凉的秋日氛围。
场景:描写秋日旷野或江边景色,如 “秋风萧瑟,江面上泛起粼粼波光,透着几分凉意”。
秋阳杲杲(gǎo gǎo)
释义:“杲杲” 指明亮,形容秋日阳光温暖明亮但不灼热。
场景:刻画秋日午后的光线,如 “秋阳杲杲,透过梧桐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庭院的石桌上”。
二、描写秋日植物状态(草木、花果)
秋天是植物形态变化最显著的季节,这类成语既写草木的凋零,也写果实的成熟,对比鲜明。
层林尽染
释义:山林中的树木经秋霜浸染,叶子呈现红、黄、橙等多种色彩,像被颜料染过一样。
场景:描写秋日山林或公园景色,如 “霜降过后,香山层林尽染,成为京城最热门的赏秋地”。
落叶知秋
释义:看到树叶飘落,就知道秋天已经到来,强调秋景的标志性特征。
场景:通过细节暗示季节变化,如 “窗外的梧桐开始落叶,落叶知秋,一年又快到了尾声”。
金桂飘香
释义:秋日桂花盛开,金黄色的花瓣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场景:描写秋日庭院或街道的香气,如 “每到九月,小区里金桂飘香,连空气都变得甜润起来”。
硕果累累
释义:“累累” 指接连成串,形容秋天果实挂满枝头,数量多、长势好。
场景:刻画丰收的果园或田野,如 “果园里硕果累累,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压弯了枝头”。
枫林如火
释义:枫树叶经秋霜后变红,像火焰一样鲜艳夺目。
场景:聚焦秋日枫树景观,如 “沿着湖边漫步,枫林如火,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红色的画卷”。
三、描写秋日气候与时节特征
这类成语围绕秋天的节气、温度变化展开,体现秋日 “凉”“清” 的特点。
秋意渐浓
释义:秋天的氛围、景象逐渐变得明显、浓厚。
场景:描写季节过渡的过程,如 “一场秋雨过后,气温下降,秋意渐浓,人们开始添衣保暖”。
春华秋实
释义: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既指植物的生长规律,也比喻付出后获得收获。
场景:既可写自然景象,也可关联人生哲理,如 “田野里春华秋实,农民伯伯正忙着收割成熟的稻谷”。
秋行夏令
释义:秋天出现夏天的炎热天气,形容气候反常。
场景:描述异常的秋日气候,如 “今年十月还秋行夏令,白天的气温甚至超过了 30 摄氏度”。
一叶知秋
释义:从一片树叶的凋落,就可推知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细微迹象察觉整体变化(与 “落叶知秋” 意近,更侧重 “细微迹象”)。
场景:强调观察的敏锐,如 “墙角的银杏叶刚黄了边缘,一叶知秋,我便知道要准备秋装了”。
四、描写秋日丰收与繁盛场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类成语侧重展现秋日的饱满与热闹,充满生机。
五谷丰登
释义:“五谷” 指稻、黍、稷、麦、菽,泛指各种农作物,形容秋天农作物丰收。
场景:描写农田丰收,如 “金秋时节,田野里五谷丰登,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摇曳,一派丰收景象”。
秋实春华
释义:与 “春华秋实” 语序不同,侧重 “秋天的果实” 与 “春天的花朵” 对应,强调秋日收获的珍贵(“实” 指果实,也指成果)。
场景:可用于自然描写或比喻,如 “历经春夏的生长,果园终于迎来秋实春华的美好时刻”。
橙黄橘绿
释义:橙子发黄、橘子泛绿,指秋天水果成熟时的色彩,也代指秋日丰收的景象。
场景:出自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适合描写秋日果园或静物,如 “桌上摆着橙黄橘绿的水果,透着秋日独有的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