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课程的选修课(即 “选修科目”)是学生根据兴趣、升学目标自主选择的科目,分为甲类选修科目(主流学术科目)和乙类应用学习科目(职业导向科目),核心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术发展与职业规划需求。
一、DSE 选修课的核心分类
DSE 选修课以甲类科目为主,学生通常需从甲类中选择 2-3 科(部分学生可选 1 科或 4 科),乙类科目可作为补充选择。
1. 甲类选修科目(学术类,主流选择)
涵盖人文、理科、商科等多个领域,部分科目包含不同单元,学生可按需选择。
人文社科类: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适合对历史文化感兴趣,或计划申请文史、法律、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
地理:结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涉及环境、城市规划等内容,对应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
经济:研究资源分配、市场运作等,是商科方向(如金融、会计)的热门前置科目。
伦理与宗教:聚焦道德哲学、不同宗教文化,适合申请哲学、社会学等专业。
理科类:
生物:涵盖细胞、遗传、生态等,对应医学、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
化学:涉及物质结构、化学反应,是医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专业的核心选修科目。
物理:研究力、热、光、电等,对应物理、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
组合科学:由生物 / 化学 / 物理中任选两科组合学习,难度低于单独选科,适合理科基础较弱但需满足部分专业要求的学生。
商科类:
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BAFS):包含会计、企业管理、财务三大模块,是会计、商科管理、金融等专业的必选或优选科目。
语言类:
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等:第二外语科目,适合计划赴对应语言国家留学,或申请外语、国际关系等专业的学生。
2. 乙类应用学习科目(职业导向类,补充选择)
侧重实践技能,科目内容与行业需求结合,如 “媒体制作”“酒店管理”“幼儿教育” 等。这类科目成绩可用于部分大学的非核心专业申请,或作为职业教育的衔接,适合明确职业方向、不想走纯学术路线的学生。
二、选修课选择的核心原则
匹配升学目标:优先选择目标大学 / 专业明确要求的科目。例如,申请香港大学医学专业,通常需选生物 + 化学;申请商科专业,BAFS 或经济是热门选择。
结合自身优势:选择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科目,避免盲目跟风选 “热门但难学” 的科目。例如,理科思维强的学生可优先选物理、化学,擅长记忆与分析的学生可选历史、地理。
平衡学习难度:避免选择多门高难度科目(如同时选物理、化学、生物),防止学习压力过大导致整体成绩下滑,建议 “1-2 门优势科 + 1 门中等难度科” 的组合。
三、常见选修组合参考(以 3 科为例)
商科方向:经济 + BAFS + 地理(兼顾人文与商科,适配多数商科专业)。
医学 / 理科方向:生物 + 化学 + 物理(纯理科组合,满足医学、工程等专业要求)。
人文社科方向:中国历史 + 地理 + 经济(适配文史、法律、社会学等专业)。
均衡保底方向:组合科学 + 经济 + 地理(难度较低,覆盖理科与人文,适配多数通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