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编辑 2021-04-23 14:06
一直都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因为经常有人问我英国留学的一些问题和感受,我每次都是想到哪说到哪,不很全面,想想把我在英国学习的经历和真实感受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很有必要了。
真正开始写却发现不知从何说起。总的来说,出国留学,英语和厨艺突飞猛进自不用说,但更重要是对初涉人世的一种历练,也是一场文化苦旅,更象一顿人文文化和风俗习惯的饕餮大宴。说到英国大家都很熟悉,曾称日不落帝国,是现代工业文明发祥地,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2013年8月,我怀揣梦想,告别父母、亲人、故乡来到这里,来到杜伦小镇,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涯。
初次漂洋过海、去国离乡,心中充满了对外面精彩世界的好奇和期待,当然也有些许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就象2009年9月初出远门到南京求学,我独自前往郊区的学校,却因乘车方向有误,一个人迷失在这个陌生的城市,茫然无助。本想求助父母,却被电话中母亲一句“自己想办法”的怒吼驳回。这大概是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关于“独立”和“成长”的记忆吧。到英国后的生活就是一个个这样的故事串联起来,虽然很多,渡过之后也觉得其实也没那么难,印象也就没有这么深刻。但是那种感觉,会在心中慢慢留下痕迹,也就“催熟”了自己。
初识杜伦,是一蕞尔小城,弯弯曲曲的威尔河,宛如玉臂,穿城而过,杜伦大学如同熟睡的婴儿,又如莞尔处子,静谧安祥,温文尔雅。每当我走过蜿蜒的山间小路,穿过位于建筑物之间的街道,踏上kingsgate brige大桥,看到威尔河上追逐的皮划艇,遇到了建于11世纪的古老城堡,披着杜伦大学的黑袍,参加每周都有formal,我们吃着黑暗料理国的骄傲、喝着甘醇的红酒、和着美妙的音乐、跳着醉人的舞蹈。所有的一切无不体现英国古老的文明和厚重的历史。我住的宿舍建于1864年,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鼎盛时期,称雄世界,所辖地域,太阳不落。而当时的中国大清王朝,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内战频仍,国运衰微,列强环伺,民不聊生,中华文明,命悬优质。置身其中,有穿越时空之妙,抚摸那被风化的墙面,确有烈火重生、凤凰涅磐之感。看着古老的房屋和街道,看着那连绵的绿树和无边的芳草,在古朴和沧桑中,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许是通过高速发展的工业革命,人们在反视生命的归程,品味到了尊重的份量,才有了现实与历史,人与自然如此完美的统一。
走出去就是睁开眼睛看世界,而体会深的是各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因为是“老外”,而又是来自亚洲文明古国的老外,不知是受媒体还是教育影响,有的人还是会带着有色眼镜看我们,有时我们会面临误解和冤枉。这个时候,少数人这个团体更加凸显一些在国内不曾显现的爱国情怀,萌生出革命友谊。我们相互鼓励、吐槽,甚至反击,在一次次“战斗”中,感情剧增。虽然现在我们分布世界各地,但还是会互相关心。也会通过SNS看到这群朋友们——不乏好的dreamer——在全世界奋斗,不停激励我前进,不要停下脚步。
来自世界各地八九个不同国籍的舍友,每天公用厨房,一来二去也建立了“友谊”。同样,在课堂上、图书馆甚至不同的活动中也可以结交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通过他们,我了解到英国的文化其实没有那么开放,阿拉伯的女性地位还很低,伊拉克的人民生活多么辛苦,越南不是每个地方都是想象中那么热……虽说这些奇奇怪怪的”冷”知识不会让考试多几分,但是我还是喜欢和他们聊天,细细述说着奇妙的世界。听着听着,就觉得其实每个国籍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知道了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那是文化的成果。有一个例子十分具有代表性,我们的住宿生活有点像八点档的连续剧,与二十多个舍友大部分的交集就是每天晚上共享厨房的时候。有个中国的女孩子很热情与大家打招呼,脱口而出的就是中国人实在的打招呼方式“What are you cooking for tonight?”开始金发碧眼舍友还会愣一下,后来就大致解说一下晚上吃什么。有一个德国舍友却把德国人的严谨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其他人简单的寒暄“How are you?”还是中国女生问的吃什么,他都能回答成一篇作文,把的各种细节完整表达出来。后来德国人和我们才知道在英国,见面就问“Alright?” ”What have you been up to?” 都是寒暄,不需要认真回答。
如同我们对西方文化充满好奇,他们也同样很想了解中国文化。所以我也常成为被采访的对象,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才发现自己对中国的文化其实并不那么了解,我们一直强调向西方看齐,以国外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丢失了很多宝贵的文化。在他们的提问中也感觉到了对于中国的一些偏见,不由自主地爱国主义情怀就会爆发出来,责任感由然而生,我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向老外介绍中国文化的书,有什么拿不准的问题及时问度娘,就是为了把真实的中国呈现给他们,也更坚定了学好自己专业的决心,讲好中国故事。留学期间正值中国马年春节,当我们几个中国同学准备年饭的时候,舍友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我邀请他们一起过中国新年,除夕夜,二十几个不同肤色的朋友围坐一起包饺子、把酒言欢,我还写了一副春联“一品小屋,容四海精英,共度炎黄新春节;百年老校,纳五洲风华,齐聚英伦庆马年”贴在宿舍门上,确有四海同春之感。
这一个过程充满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有一位沙特阿拉伯同学Naif与我们交流很多,有一次,Naif给我讲述了他们国籍类似于包办婚姻的制度,在沙特,女性不允许开车,不能单独在公共的饭店大堂吃饭,我心里正急呼“天啊,女权在哪里?”,Naif接着又讲了一个他朋友的例子,他朋友老婆不允许开车,于是他朋友给她买车又雇了个司机,每天带着她去想去的地方,说完Naif两眼放光,内心隐藏不住少女心地说“She’s like a princess now!” ,我们周围的人面面相觑,这不是剥夺女性的权利吗,为什么他显露羡慕的神情。这样的描述者和听众频率不符的情况发生几次后,这位阿拉伯帅哥终于说:“其实和你们讲述我们的文化的过程也是自我审视的过程,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如果在国内就会觉得理所当然,只有和你们交流之后才知道,哦,原来这不是单一的答案。”我深有同感。就像鲁迅先生笔下写的在铁皮箱子里死气沉沉的人,没有人打破,就永远沉浸于这种理所当然中,也就是有了出国的机会,我们才能跳出箱子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客观审视已有的生活。这一审视,觉得中国进步真的很大,我们物质硬条件几乎是爆炸式地增长,而软实力却远远跟不上。时间观念、诚信礼让、规范意识等等让人觉得提升空间还很大。这个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只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个问题,也想改变,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写现状。
英国人冶学严谨,世界闻名,置身其中,受益匪浅。在英国学习压力可不小,中国学生害怕的就是学术查重,一般上传至系统得查一遍,按得分高低要求不同再查一遍。这样严格地查重让习惯了“某位专家说过”这样写作方式的我们倍感压力。原来他们十分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我们这种“阅读式研究”专业的学生需要大量阅读、参考,以已成型的体系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必须标明出处,尊重知识产权。同样让我震惊的是他们对于科研的热爱,生活在一个学霸学院里,相互询问学习的科目和研究是常见的开场白。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读书是一件“苦”事,“学海无涯苦作舟”,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追求更高学位也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滋生了许多逃课、作弊。可在这里很多应该很有趣的聚会上,我的学霸学院友们和我分享着他的研究,眉飞色舞不停讲了三、四个小时,讲述他怎么花一年的时间到南欧的国籍做研究,看到的人和事。还有些舍友,看外貌应该都到了爷爷奶奶的年龄,可是他们能重回校园,追求着他们的学术科研,怡然自得。
这样的压力之下,每到论文“死线”的时候,宿舍的厨房充满了微波炉烹制素食的味道,大家把电脑拿到common room,旁边堆着垃圾食品,平时的电视声音和聊天声也变成了急促的键盘敲击声。偶尔互相打打气,问问进度。当然,这种较为悠闲的群体作业仅出现在离截止日还剩几天的时候,当真正到论文提交日的前两天只能用“足不出户”形容,拜熬夜所赐的黑眼圈让人没脸出门,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奋笔疾书,饿了啃啃80p一大条的面包,渴了就喝着冷牛奶,每当终于敲出后一个字母,把论文上传论文系统之后,才如梦初醒,犒赏自己一顿正常的饭菜。
功利性的学习让人身心俱疲,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应成为人生的常态。终生学习、快乐学习应是生活的要义,我们不能在逐利中忽略生活的美好。
大家常说“身体和心灵有一个必须在路上”,学习之余也有机会到欧洲其他各国转转。这完全不同于传统印象中的旅游,跟着旅行团坐车拍照,刷景点写到此一游,而是从自己设计路线开始,因为发现旅行的意义不是“我到,我见”,更是要被美景“征服”。对,不是“我征服”而是“被征服”。不论是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还是充满奇思的人文景观,都让我惊讶地合不拢嘴。同样让我惊讶的是,从未想过会去一个语言不通的国籍的我,居然已经敢看着旅游攻略规划着自己的路线,不在人山人海的景点里刷签到,也不在奔波的路途上赶时间,就喜欢拿着旅游口袋书在德国的传统集市上和人比手画脚交流,就喜欢一整天泡在博物馆里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也可以在海边躺在晒一整天的太阳再去路边的超市买点菜回住宿的地点做个晚餐……当然一路上会碰到危险、遇到挫折,但是总是在危险的时候逢凶化吉,在无助的时候有贵人相助,这样一来,体会到的就不只是景点的数量,而是城市中弥漫的当地特有的气息,对于所到之处的记忆也立体起来。
英国留学时间虽然不长,但学到的和感受到的很多很多。在回国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常常梦回杜伦。杜伦大教堂的斜阳晚照、洞彻透明的蓝天白云、威尔河畔的泛舟、弯曲小巷的老房依然是那么清晰、那么亲切。别了,杜伦,暂短的相聚值得珍惜,我期待来年的重逢。
英语高能高分·就上新航道 >>点击在线咨询<<
400-009-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