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考之计在于“择校”

武汉编辑 2020-07-20 17:27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而研考之计在于最初的“择校”阶段。备战2018年研考的考生,如果此时还没有将报考专业和学校确定下来,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了。


往年志愿选择中,不少考生执着于对院校、热门专业的追求。如果考生将目光过多聚焦在院校的牌子上,就容易将心中的“院校情结”放大,以致不能理性规划志愿填报方案。


诚然,院校的软硬件条件都很完善,师资队伍、科研条件过硬,会吸引大批考生报考。再加上社会对院校的优先认可,院校毕业证似乎有着耀眼的光环,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大环境中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有些考生“非院校不去”,不惜放弃保研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大学。也有些考生年复一年,每年都奔走在备考大学的路上,非考入院校不可。在2017年非全日制并入全日制统考的年中,更有一些考生在调剂时只把目光投向院校的非全日制调剂,不是院校的非全日制调剂一律不考虑。


但是,进入院校,前途就真的一片光明吗?考生首先要知道,并不是大学的所有专业都是的。尤其是一些新增专业,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不一定强过普通院校。这时,考生去大学读普通专业,还不如去普通大学读专业划算。


还有一部分考生在择校时没有锁定学校,而是没有主见,随意报考,认为实在不行还可以参加调剂。这种想法也不可取。虽然每年在国家线出台之后,调剂系统的开启会为考生打开第二条进入研究生大门的通道。但并非每个人都能通过这条途径走进心仪的学校。此外,考生如果以“考上研究生”为目的,就很难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有所收获。考生只有真正了解目标院校的培养模式、学习内容后再报考,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才会有意义。


择校、选专业,在研考初期尤为重要。考生既不能好高骛远,一门心思追求院校;也不能左右摇摆,靠调剂充当退路。在研考初期,考生要确定目标,并为其做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

2025新航道秋季班

推荐阅读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年非全日制专硕“校园开放日”最全回顾 “天选”考公人+冷门小众专业,上岸buff已叠满! 大学专业和学校都没了,考研遭受多少影响? 普通本科同学想考研翻身逆袭,报考这2个宝藏211! 考研择校|比985还难考的“死亡双非”25考研慎选! 速取!政治背诵笔记第三弹-形策与当代万能高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