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道-用心用情用力做教育!咨询热线:400-009-9696

武汉新航道 > 托福 > 2019年3月托福阅读考情分析--江琪

2019年3月托福阅读考情分析--江琪

来源:      浏览:      发布日期:2019-04-25 17:55

返回列表

托福阅读讲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市场营销硕士

一、3月考情回顾

考试时间

学科分类

主题

2019年3月3日

地质

Climate change and species distribution

生物

Job specialization in social insects

历史

Coal and Britain’s industrialization

2019年3月9日

历史

Woolen cloth

生物

Tide pool

生物

Bird songs

2019年3月16日

艺术

The Sistine ceiling

天文

The discussion of life on Mars

生物

Insects size

考古

Finding Clovis artifacts

2019年3月30日

天文

The Cosmological Principle

地质

Ice Age Triggers

考古

Debate About the Earliest Calendars

农业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s

地质

Thermal Stratification

2019年3月31日

生物

The Origin of Flight

生物

Biomass Energy

考古

Extinctions at the End of the Cretaceous

生物

Tre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in Tropical Rain Forests

1. 3月3日

篇:

主要内容:

气候变暖导致各种树木的向北分布,但是各种树的 速度不一样。科技发展显示,未来100年,如果不往北迁,物种就 会灭绝。过去主要是自然过程,现在还需要人为的帮助。树木的迁 移会经历很长时间,因为成年树可以适应逐渐恶化的环境, 但是小树不行,所以种子就会进化出新的特点,但是这些特点不一 定可以适应新的环境。

词汇题:

1.   estimate=prediction

2.   develop  

3.   desirable=necessary

第二篇:

主要内容:

社会型昆虫的工作是由身体构造和年龄等几种方面影响的。 黄蜂,蜜蜂和蚂蚁都属于这种。本来是年龄影响的因素大,但是 遇到特殊情况(工蜂不够了)还会出现蜂巢内的昆虫开始在蜂巢外工作了。

词汇题:

1.  adopt= take on

2.  discernible= visible

3.  shrink= smaller

4.  critical=essential

第三篇:

主要内容:

英国的煤矿非常丰富,大家原本烧木头,改用烧煤。煤的热 能比木材高很多,原先用来种树的地方用来种庄稼大力发展了农 业。挖煤需要蒸汽机,一个人先发明了,但是效率太低,瓦特后来改进了,大大的提高了挖煤的速度,且把蒸汽机用于其他工业, 比如纺织业。

词汇题:

1.   exploit= introduce 

2.    deplete= used up 

3.   fix= repair

4.   automated= mechanized

2.3月9日

篇:

主要内容:

呢子生产以及对应的三个阶级,暗示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差。

第二篇:

主要内容:

潮池看似对生物很好,实则导致生活在里面的生物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因素有三:

1. 温度。因为跟海洋相比,这个池子里面的温差会很大(涨潮和落潮,一会儿干一会儿湿,温差自然大)

2. 盐度的变化也非常大(太阳出来的时候,海水蒸发,有盐析出,水的盐度大,下雨的时候水就会很淡)

3. 氧气。生物越多,越会受到氧气压力的影响。

第三篇:

主要内容:

鸟鸣的种类,作用,以及后天的学习。

3. 3月16日

篇:

主要内容:

配了一张天花板的图片。文章开头说了两种用颜料画壁画的方 式,有一种是需要灰泥潮湿的时候画,这种方式的有局限性, 必须在潮湿的时候画,另外有些颜料比如说蓝色没有办法在 潮湿的时候画。另外一种是干画,所以中间需要包扎工具。后面就 说到米开朗琪罗很不情愿的画这个西斯廷天花板,他运用的是传 统湿画的方式,而且为了加快速度,用了一种很难干的灰泥。 后面一段提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的烟熏,屋顶漏的雨水中的 盐让这些图案都不清楚了(出了一个选项题,哪个没有导致颜色变暗),再后面就是关于这个天花板颜色的修复,然后关于修复 的问题有引发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觉得非常有比要修复,还原 创作者的意图,另一个认为这个老化的过程也是艺术的一部分,没有必要修复。

词汇题:

1. net=

2. accustomed to=used to

3. relatively=comparatively

4. reluctantly=unwillingly

第二篇:

主要内容:

文章讲到探讨火星上有没有生命的存在,发现火星上的土壤都是贫瘠的,原因是火星上缺乏臭氧层,后面有个段落特别长,探讨了生命可能存在火星上的3个证据,出了一个选非题,后来这些证据又引发了一些疑问,比如火星上如果存在生命的话,那么生命构成和 地球上的生命构成是一样的嘛等问题,也出了一个选非题。最后一 段提到了科学家发现了新的证据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对其种的一 个小点出了目的题。

词汇题:

1. primitive=simple

第三篇

主要内容:

文章总共分5段,有两个段落特别长。文章开头先说了很多小动物 能够搬动比它们自己重的东西,因为身体里肌肉比例比较大。比如 蚂蚁可以搬动比自己大很多的物品,人就不行。后面最重要的两个段落说到了昆虫的体型由什么因素决定,有一个段落说了题型的 上限一开始人们认为是由吸收氧气的困难度和身体硬的部分的运动,后来这个观点被否定了,说是由于适应环境决 定的,然后说到了在石炭纪和二叠纪的时候昆虫都特别大,说了一 种蜻蜓(还配了图),说翅膀有70cm,它们之所以大因为 要抵抗天敌,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有假设说爬行动物吃掉了很多昆 虫就越来越小了。后面一段提到了昆虫体型的下限是由一 种什么细胞决定的,那个细胞的大小一直是保持不变的,所以小昆 虫这种细胞数量少,大昆虫这种细胞数量多。

词汇题:

1. halted=stopped

2. constrained=restrictions

3. thinnest=finest

4. dictated=determined by

第四篇:

主要内容:

分6段,其中有两段特别长,问了很多问题。文章开头说福斯曼的观点说它是早期美洲的人类,而且时间是在更新世的晚期,后来 发现了一些新的考古证据,发现有更早的人Clovis,然后说到了Clovis的挖掘地发现了很多工具,有些是刮刀, 有些帮助用来做绳子(出了一个选非题),后面提到他们的石头工具不是当地的, 而是来自很远的地方,然后做了一些解释,这些石头工具怎么来的, 有3个来源,也出了一个选非题。还提到了通过考古的东西去推测 那个时期的气候,说是以前是干旱的气候,都是稀树大草原,后来变 得潮湿了,各种动物都开始出现,是一个比较适宜的环境, 但是当Clovis这波人到来的时候,气候已经变了。

词汇题:

1. prolonged=extended

2. eventually=finally

3. arduous=difficult

3月30日:

篇主要内容:

关于宇宙原理(cosmological principle),科学家的定义基于这样一个假设,那就是人们今天不论从宇宙中哪个角度看出去——从地球,或是从遥远的宇宙其他角落——宇宙都是一样的。另外,一个确定无疑的事实是,宇宙正在膨胀(expanding),所有提出的宇宙理论都得容纳宇宙膨胀这个事实。在此,科学家提出两个不同的宇宙理论:大爆炸理论(Big Bang theory)和稳定不变理论(steady-stage theory)。

  大爆炸理论: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有开始,即爆炸那一刻,从爆炸点向外膨胀,温度逐渐下降,物质变得越来越稀薄,最终宇宙也会有一个结束。根据目前观测到的膨胀速度,时间爆炸时间也即宇宙年龄介于100-200亿年。

  稳定不变理论:认为宇宙是完美的,这种“完美”指的是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会改变,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宇宙都是一样的。稳定不变理论拒绝承认宇宙有的开始,它认为宇宙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稳定不变理论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宇宙正在膨胀。随着宇宙膨胀,宇宙内部的物质必然变得稀薄,因而宇宙随着时间并非永恒不变。为了解决这一困境,稳定不变理论的支持者引入“连续产生”的概念,即随着宇宙膨胀,会有新物质不断产生,新物质以氢气的方式出现于宇宙中,正好填补了由于宇宙膨胀所产生的空缺。所以整体来看,宇宙仍然保持不变。

  孰对孰错?稳定不变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相持多年,没有结果。直到1960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像恒星的小星体(类星体),才使得讨论的天平最终倾斜支持大爆炸理论。为什么呢?因为类星体离我们很遥远,我们今天在地球上看到的类星体其实是光穿越了几十亿年的时间才到达的,这就意味着,经过了这几十亿年的时间,今天类星体的真实面貌跟我们看过去的又不同了,也就是说类星体在宇宙中是变化的,这和追求完美的稳定不变理论是矛盾的。而且,科学家还发现在宇宙历史早期,类星体的进化速度更快,这和大爆炸理论是相符的,而与稳定不变理论相悖。

第二篇主要内容:

科学界公认地球存在气候周期,比如冰河时期的形成与地球的轴倾角(axial tilt)和自转(rotation)有关,但是在过去几个十亿年中,地球气候在变暖,这期间还是出现了几次冰河时期,所以除了上面的原因应该还有其他原因。然后提到了某个P时期,那时候所有大陆都连在一起,在靠近赤道的位置,一部分比如说澳洲非洲等的大陆一直延伸到了极地地区,阻碍了海水循环,所以海水不再能够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这是P时期产生冰河时期的原因。又说到了另一个时期,由于下雨,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气体都被冲走了,所以产生了那个时期的冰河时期。之后由于海底火山的喷发导致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变高气候又变暖了。再讲到太阳活动也可能对气候有影响,比如太阳耀斑的尺寸以及日冕(corona)的厚度等,但其影响的程度还不确定。例子是最近一次短期的冰川时代,在这段时间欧洲很冷,地球变成了冰球,同时又发现在这期间正好太阳活动很少,几乎没怎么观测到太阳活动,以此得出结论。

第三篇主要内容:

一个考古学家认为骨头上的14个记号是古代人们记录农历的方法,因为它们的排列不是随机的,而是按照分组模式排列的(有目的题,问作者为什么提到这些具体的模式,,答案为为了说明这些模式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该学家认为这种模式和月亮从新月到满月,再从满月到新月的时间段一致(有题,问这个考古学家是如何理解上述模式的,答:和月亮的各种时期相符)。讲这种日历的用途,古代人推算一些事件的时期;找到事情的联系;最终导致文字的出现(并列结构出现,有EXCEPT题)。虽然最长的模式只有两个半月,但是多个连接起来可以推算时间的周期,如怀孕,洪水的时间(有句子简化题,注意转折逻辑即可)。发现我们的祖先可以抽象思维,具有计算日子的能力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有事实信息题),但是也有质疑,因为打猎收集的祖先了解所有打猎,采集等周期的时间,不需要记录。

第四篇主要内容:

P1: 背景介绍,引入话题。农业民族(agricultural peoples)的出现造成了人口增加。

  P2:农业社会实际上死亡率的上升。一方面由于人口密集,家养动物以及河流等为疾病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存在营养不良。

  P3:人口还是增长了,原因是出生率的上升。定居生活缩短了繁殖的间隔时间,也缩短了每个婴儿的哺乳期;谷物粥虽然造成了营养不良但还是提高了出生率;家庭规模的扩大使得孩子数量增加;人力变多,耕种的粮食也增加了。

  P4:农业人口的扩张迁徙通常去往有利于发展农业的边疆(frontiers),创建新的农业村庄。在他们的扩张迁徙中他们不会被森林或贫瘠的土地吸引,而是去寻找类似于以往村庄的肥沃农田(fertile farmland)。在农业人口的扩张迁徙中他们会遇到在森林里或贫瘠土地上打猎采摘的游牧社会,相遇的农业者和游牧打猎采摘者之间或友好或敌对(hostile),他们互相交换农产品和猎物,发展出贸易关系。

  P5:农业民族对采集狩猎者(hunter-gatherers)的影响。农业社会虽然偶尔在与采集狩猎者的冲突中有人数优势,但是其经济和社会交往对他们的影响更大,会改变他们的技术和语言。

  P6:农业社会不仅改造影响了同时代的打猎采摘社会,农业社会本身也发生了生物学上的和文化上的变革。生物上人类生活和他们家养的动物和植物息息相关。文化上,人们更重视农耕知识,而不是狩猎知识;产生了家庭观念和个人财产观念等。(这样段间关系连接更好)

  P7:农业社会向河谷地区迁徙,利用河谷地区肥沃的土地,生产出充足粮食剩余(surplus),喂养人口导致人口达到前所未有密度值,并且导致不从事农业耕种的手工业者的出现,进而社会分工、等级分化(social stratification)、城市和政治系统出现。所有这些新生力量将农业社会的人口联结起来,形成我们在概念上称之为的农业文明。这种农业文明的人口主要是集中在农村村庄的农民,但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环境中(城镇和城市),人口和疾病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于农村地区。

第五篇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诸多因素。首先是太阳辐射。99%的太阳辐射在离地50~100米被云层吸收,其中红色长波辐射被大量吸收,而蓝色的短波辐射会到海洋深处,这就是海洋是蓝色的原因。有了光,水上的浮游生物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举了一个K生物的例子。尽管有生物存在,但是这些生物大部分都是单细胞的。而在海洋深处的缺乏氧气的阴暗的地方,会沉淀一些金属元素,这也是海底动物的养分。季风也是影响海洋生态的元素,它有助于水体的垂直流动,表层的氧气下沉而底层的营养上升,从而能支持更多生物的生长。但热带地区的湖泊缺乏交换,需要依靠流入的径流带来表层营养。

词汇题汇总

  1. foundation = basis基础

  2. swerve =change direction 转变,转向

  3.impressive=remarkable 令人印象深刻的,明显的

  4. plausible = likely 有可能(正确)的

  5. sufficiently = enough 充分地

  6. soared = increased dramatically 激增

  7. apparently affects = seem to affect 似乎影响了...

  8. surge = sharp rise 激增

  9. adopting = starting to use采用

  10. coexisted = lived together 共存

  11. predominantly = mainly 主要地

  12. ultimately = eventually 最终

  13. virtually = nearly 几乎

  14. suspended = floating 悬浮

  15. replenished = restored 重新装满

  16. dramatic = striking 引人注目的

  17. stagnation = lack of growth 停滞

  18. sustained = continued 维持,保持

  19. implications = consequences 影响(语境)

  20. exclusively = solely 地

3月31日

篇主要内容:

 本文分析了鸟是如何进化出翅膀的。公认的是鸟类祖先是一种恐龙,该恐龙演化出了羽毛,目的不是飞行,而是为了保暖,它们只有一层羽毛。而现代鸟类有两层羽毛,该恐龙相当于只有鸟类羽毛的内里一层,没有外衣。随后给出两套理论解释鸟的翅膀进化:种是鸟抓猎物,需要越跳越高。第二种是出于捕猎,有人说鸟类达不到起飞速度,因为跑的最快的蜥蜴都达不到所需速度。又解释说鸟类可以借助风力达到起飞速度。第三种理论结合了先前内容,更合理。

第二篇主要内容:

生物物质能源的定义,来自于植物,是未来或许可以用于替代化石燃料(fossil fuel)的新能源。生物质能的开发会给环境和一些物种(species)带来压力。然后举了印度一处森林的例子,由于砍伐森林(deforestation),这个地区的物种的栖息地受到了影响,如果进一步开发生物物质能源,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或许不可逆,后面讲了生物质能的开发和运用,如果做法得当,比如及时补充被砍伐的森林和植物,就不对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造成大的影响。最后作者展望了一下生物质能的未来,有无限的潜力可以替代石油进口。作者先写了美国的一些地方储量还是很大的,因为有足够的闲置土地(idle farmlands)可以用来种植所需的植物,但是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取代化石燃料。

第三篇主要内容:

段描写白垩纪晚期的海洋物种灭绝,从食物链的底端浮游生物(plankton)开始,引发了整个食物链的崩塌;第二段描写陆地上的物种灭绝和幸存者,分别罗列它们能够幸存下来的原因。第三段描写物种大灭绝之后发生了什么:海洋浮游生物的消失和陆地蕨类(fern)的突起。最后一段才讲述这次物种灭绝的原因——小行星撞击地球。

第四篇主要内容:

本文属讲的是热带雨林树木的种类。先讲了在温带地区树的种类非常好区分,但是在热带去不是这个样子。接下来说开花的情况不一样。在干湿分明的雨林中,花是随着雨季开放的。在很多雨林一直都有雨,那么它们如何授粉?应该是一起同时开花。接下来说叶子难以区分,大部分叶子要进化成很厚的样子, 而且叶尖会滴水。所以都长得很像。另外一种辨别的方法是看树干。虽然树干也很像。接下来说在温带地区,树种没有那么难以辨别。数量不会超过半打,但是热带的确是难以辨别。

词汇题汇总:

1. intermediate = between stages 中级的

  2. nevertheless = however 尽管如此

  3. initiate = start 开始

  4. elevated = high 高的

  5. recognized = accepted认知的

  6. simultaneously = at the same time同时地

  7. dismissed = rejected 不予考虑

  8. conspicuous = easily noticed 明显的

  9. endure = withstand 忍受

  10. surplus = extra 额外的

  11. task = job 任务

  12. beneficial = helpful 有益的

  13. rely = depend 依赖

  14. twenty or so = roughly twenty 二十几

  15. being a drain on the tree = wasting a tree’s resources 损耗树木

  16. exposed = unprotected 暴露的

二、背景补充

1. 火星上的生命

TPO阅读中地质天文类文章占到了22%的比重,而在天文学话题中,与火星相关的文章较为常见,从以上考情回顾可以看出,3月16日第二篇文章的考察内容就与火星上的生命相关,以下为各位考生额外补充相关背景知识。

由于火星跟地球很相似,科学家们对于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特别感兴趣。但是目前为止,都没有证据证明火星上以前或者现在存在生命。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在诺亚时代,火星表面是存在水的,而且是适宜微生物生存的。但是适宜的环境不能推断出一定会有生命的出现。

科学家在19世纪早期九开始探索火星生命的证据了,他们现在还在继续使用望远镜和部署的探测器观察。现代研究侧重于探索水,星球表面岩石和土壤中的化学的生物特征,以及在大气中的生物标记气体。

因为跟地球很相似,火星是一个研究生命起源的地点。特别是火星有寒冷的气候并且没有板块漂移,所以从西斯必利时期它就没有改变过了。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火星表面已经有35亿年了,因此火星拥有的关于生命起源前的地质形态的证据,即使它可能从来就没有拥有过生命。

由于已经确认了火星曾经存在水,好奇号和机遇号漫游者开始寻找过去生命的证据,包括由自造营养的,化能自养的或者无机化能营养的微生物,和湖积平原里面的水。目前在火星寻找可居住性,埋葬学(关于化石)和有机组成的证据是NASA和ESA的主要工作之一。

沉积岩中的有机化合物和火星上的硼的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因为它们是生物前化学的前兆。这些发现,以及先前发现的液态水明显存在于古火星上,进一步支持了火星上盖尔陨石坑的早期宜居性。目前,火星表面被辐射淹没,当与表面上的高氯酸盐反应时,它对微生物的毒性可能比先前想象的要大。因此,人们的共识是,如果火星上存在生命,那么它就可以被发现,或者地保存在地下,远离当今严酷的表面过程。

2018年6月,美国宇航局宣布探测火星上甲烷含量的季节性变化。甲烷可以由微生物或地质手段产生。欧洲外火星追踪气体轨道器于2018年4月开始绘制大气甲烷图,2020年火星探测车将钻探和分析地下样品,而NASA火星2020探测器将在20世纪20年代末或20世纪30年代将数十个钻探样本储存到地球实验室。

2. 相关文章推荐

TPO8 passage 3

TPO16 passage 3

TPO25 passage 1

真经5 Test 2 passage 2

真经5 Test 7 passage 3

3. 与火星上的生命相关的词汇补充:

Sediment n.沉淀物;沉积物

Layer n.层;膜 v.分层

Atmosphere n.大气;风格

Continent n.大陆,陆地

Formation n.形成;构成

Atomic  adj.原子的;原子能的

Crust n.外壳 v.用外皮包裹

Strata n.地层;岩层

Vaper n.水蒸气 v.蒸发

Dissolve v.溶解,融化

Geothermal adj.地热的

Radiation n.辐射;放射物

Equator n.赤道

Tectonic plate n.构造板块

Isthmus n.地峡

Molecule n.分子

Isotope n.同位素

Canyon n.峡谷

  • 关注新航道动态
咨询热线
400-009-9696
集团客服热线
400-020-3000

地址:武昌中南路12号建设大厦A座17层